村网通总站 唐王庙村 169475.nync.com 欢迎您!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先民总结出的一套气象历法,从秦汉至今,节气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国人衣食住行的重要参照。那么,二十四节气起源在哪里?】
【市民猜想】 节气起源就在长治
二十四节气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是中国传统农学指时体系中最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老市民认为,我市对节气变化尤为敏感,应该是二十四节气的发源之地,节气起源就在长治!
长兴中路的刘汉东老人告诉记者,他在长治生活了70年,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每到一个节气的时候,气温就有明显变化。他说,长治逢大雪小雪那天,极少有不降温的时候,每年霜降那天,他都要穿上棉衣。长子县石哲镇65岁的张东喜是当地的种粮大户,他告诉记者:“大部分时候,播种、收获都是以节气为依据的。比如,谷雨前后,栽瓜种豆 。”
长治气象局高级工程师王正旺介绍,我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8.6~10.5℃之间。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4.6℃,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仅为22.5℃,年日照时数2400~2600小时,一般年降水量在530~650毫米之间,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的降雨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年平均无霜期160~180天。
王正旺告诉记者,“根据气象观测,二十四节气至今仍有着相当高的准确度。”来自长治气象网的信息也显示,多年来的气象资料表明,节气变化的当天,长治气候和节气吻合,而在节气当天的前后24小时,气温有着明显差别。
长天云涌,日出东方。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已经出现了二十四节气的完整记录。千百年来,二十四节气一直被人们沿用,至今仍在影响和指导着我们的生活,它与时光相伴,时刻关照着我们,关照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衍。那么,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发源地,典籍中又是怎么记载的?会和长治有关吗?
【典籍释疑】 地理坐标高度吻合
二十四节气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史书中记载,两千年来,我国主要的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因此,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
而现代的专家学者对“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的观点也持认同态度,经精确研究后认为:二十四节气产生的源头是北纬30°~40°之间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其理由是,在这个区域内,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分明,这引导人们去发现和总结自然规律,并按自然规律办事。
我市的地理位置,恰恰处于北纬35°49′与37°02′之间,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温和适中。早在一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神农氏曾在此尝百谷、制耒耜、兴稼穑,神农炎帝与黄帝一样,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和先驱,是中华文化的历史之根和缔造者,是农耕文化、医药文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二十四节气客观地反映了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状况,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紧密相连。在我市,至今流传着“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的农谚,它说明我市群众运用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事活动的经验十分丰富,也表明了人们对二十四节气这一天文气象历法的依赖关系。
此外,炎帝部落长期在上党地区生息繁衍,并在这里完成了由游牧到农耕的伟大跨越。我市作为农耕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二十四节气”这样的农业历法诞生于此,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有利因素。
典籍中并无节气发源在长治的准确记载,但对节气起源地在“北纬30°~40°之间”的科学结论,与我市地理坐标高度吻合,农耕文明起源地也印证了我市是节气起源地的猜想。那么,记录了几十年的气象观测数据,又能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启示呢?
【数字说话】 气温变化十分敏感
二十四节气实际上反映了公历的变化,现代科学已经可以精确地计算出季节交换的时间,因为每一个节气,在每年的日期是基本固定的,比如春分这一天,一般都是在3月20日到22日,夏至这一天,一般都是6月21日或者22日,都是基本固定的。
我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上党盆地,它东倚太行,西屏太岳,北交晋中,南连晋城,是我省著名的米粮产地。太行迤逦东北,延袤千里,峰峦叠嶂;太岳群峰耸峙,标密谷幽;境内漳河三源相汇,滋润上党沃土,蜿蜒潺潺东流,平畴沃野一望无际。如果标志着季节变化的节气,在我市几十年的气象数据记录历史中,也有着相关变化,那么,我市是节气的发源地,就有了相关的科学证据。
在长治气象网,记者查阅了我市多年来的有关气象数据,结果发现,二十四节气前后两天与节气当天的气温变化非常明显,尤其是二十四节气中反映季节变化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八个节气。另外,反映天气现象的雨水、谷雨、小雪、大雪、白露、寒露、霜降七个节气,是跟降水相联系的天气现象,在这样的节气中,我市的气象数据也与该节气的变化比较吻合。
二十四节气中,惊蛰是一个特别的节气,它反映了自然物候现象。惊蛰的到来,标志着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昆虫结束冬眠,这个节气在农业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春雷响,万物长。”我市的春耕春播一般是从惊蛰开始的。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因此,我市农村流传着“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漏了气”的农谚,这是群众防旱保墒的宝贵经验。
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前后之所以偶有雷声,是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来自长治气象局的历史数据表明,这个节气之后,我市日平均气温为3~6℃。
【农谚佐证】 节气密码藏在农田
朱自清先生曾用“欣欣然张开了眼”这样的词句,来描绘第一缕春风光临大地时的情景,其实不仅文人名士对春天有着根深蒂固的情愫,普通百姓对春天的到来有着更为独特的理解。这是因为,民以食为天,节气和农业密不可分,贻误了农时,一年的收成轻则减产,重则绝收。
在长治,二十四节气与农作物的耕作有很多说法,比如说,“立夏不下,犁耙高挂”,意思是说立夏这天如果不下雨,这年的收成就没了。平顺县东寺头乡的老农王礼德对记者说,每年到了小满,麦粒就开始灌浆了。“节气一到,身边有那么一些征兆,比如说枣树发芽了,就该种棉花了。”
民谚听起来非常有趣,说的都是节气和农事的关系。“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也就是说农业生产到了什么样的节气,应该干什么样的活,是刻不容缓的。怎么会有这么严格的规定呢? 市农业局的专家郭苛峰表示,由于长治季节特别分明,所以农民就非常重视掌握农时。 比如说惊蛰,“惊蛰一犁土,春分地如筛”,为什么惊蛰一定要耙地呢?惊蛰土壤开始解冻,土壤中有点水分,如果这个时候不耙地,不保住墒,“春分地如筛”,水分一部分就下渗,一部分就蒸发。
在长治,传统民俗与二十四节气息息相关,每一节气都会有不同的民俗活动,从迎春大典到清明禁火,无不浸透着古朴的民风。和节气有关的民俗谚语更是多得不胜枚举,像“冬至饺子夏至面”、“清明风筝谷雨花”等,都是非常恰当的总结。
二十四节气这一科学的天文气象历法,它不仅在农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我市是农耕文明的发端之地一样,二十四节气的发源之地,也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